福音
2024.06.15-16
周常恩牧師
使徒行傳 8: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8: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 8:28 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8: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 8:30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麼。 8:31 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8:32 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8: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8: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8:35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8: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 8: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 神的兒子,〕 8: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8:39 從水裡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使徒行傳 8: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 傳福音的腓利 原本管飯食 成為為餵養人靈命的使徒
一、福音的不料
- 這段經文有許多不料
-
離開撒瑪利亞 前往曠野
-
看到太監的馬車
-
不料是個太監
-
貼近時在念以賽亞書53章 1189章中剛好到這一章 還剛好不懂
-
走到有水的地方
-
主動要受洗
-
腓利被提上天 到了該撒利亞
-
他是第一位黑人外邦人受洗
-
福音傳到非洲
-
- 人生有許多不料 都是上帝精心的安排 將我們一步一步帶向他
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三)
- 若不是上帝的主權 我們不會成為他的兒女
- 人透過不料帶著best往前,將一切交在上帝手中
二、福音的行動
1.起來
26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 要先順服 起來 放下我的計畫與想法
路加福音9: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貼近
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衣索匹亞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衣索匹亞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28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
- 貼近的原文就是 colou 就是把膠水的意思
- 是很黏地靠近車子 跟他黏在一起
- 對一個跨文化宣教士 貼近是很困難的 但一定要這樣做
- 戴德生到中國宣教 都是西裝鼻挺的 但後來他叫大家穿成長袍馬褂 跟中國人貼近在一起
- 牧師過去九個月有被要求跟印尼人貼近 翻轉了自己的觀感 了解了清真寺信仰的內涵 體驗到齋戒月 讓我們如同這樣與慕道友更加貼進
- 當一個宣教士要傳福音 就要了解對方的世界觀 才能改變他的世界觀 是要付上許多代價的
- 貼近的極致就是耶穌 他道成肉身 與我們同在 傳講真理
3.提問
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 腓利透過提問搭起福音的橋樑
- 當他願意邀請你上車 你就可以上車傳講了
4.傳講
34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35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36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有古卷加:37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 神的兒子。」)
- 太監主動回應福音
5.施洗
38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39從水裡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走路。
- 受洗是個選擇委身 選擇棄絕自己的罪 領受上帝給我的永生生命
- 太監在舊約是被拒絕的 蛋餅在耶穌基督中可以進到內院的至聖所
4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揀選我所喜悅的事,持守我約的太監,5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以賽亞書56章)
- 當太監讀到這邊就會知道,上帝在七百多年前就揀選他了,而神也在等所有人回家
福音的行動總結
1.起來(順服神旨意)
2.貼近(更深入認識)
3.提問(搭起福音橋)
4.傳講(清楚講耶穌)
5.施洗(悔改的行動)
三、福音的信息
- What is the gospel?
- 福音是什麼?
- 你覺得福音是什麼?
- 每個人可能答案都不太一樣
- 牧師上個月看過兩本書
- 耶穌是誰
- 福音真義
- 主要是要真正了解什麼是福音
- 西門的例子
14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 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15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16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17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18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19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20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21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 神面前,你的心不正。22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裡的意念可得赦免。23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24西門說:「願你們為我求主,叫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
-
- 西門以為權柄恩賜可以用錢買,雖然他是受洗過的基督徒,但彼得卻要他與銀子一同滅亡,這就是他對上帝的認識並不清楚,他以為神是一種對價的販靈關係
- 會不會周遭的人也有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世界觀
- 神差遣彼得、約翰同時拯救其他的人
- 我們要把福音講得更清楚,真實明白福音的重要性,福音是要傳給對方的,不只是資助對方
32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以賽亞書
- 真正了解福音 福音會使我們心裡火熱
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35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 腓利告訴他這是在講耶穌,耶穌默默地承受了我們的罪
福音的核心:耶穌的死與復活
- 好消息之前必須是壞消息
- 福音的壞消息:伊甸園外的罪人離開神
- 原本伊甸園的一切都是甚好的
- 當亞當夏娃吃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實 就走向了罪 使我們成為伊甸園外的人 所有的罪就開始了
- 成了必死的人:失去與神的關係、肉體死了、還有死後永遠的死,就是硫磺火湖的死
- 好消息:耶穌的死與復活
- 創世記第三章 神就說了 女人的後裔要踐踏蛇的頭
10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11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賽53)
-
- 耶穌赦免所有的罪 接納我們成為他的兒女 使已死的人重新活過來
- 回應:悔改和相信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
結語
- 向自己傳福音 也向人傳福音
- 這是我們的最核心的福音
- 我們是否有火熱
- 我們也可以重新自己向自己傳福音
- 成為一個更輕省的基督徒
- 主的福音使我得自由,也帶給人盼望
在各種不料之下,我們經歷了上帝的福音,在起來、貼近、提問、傳講、受洗的過程中部段將福音傳遞出去,然而,甚麼是福音?福音的核心是耶穌的死與復活,代表了悔改與相信,讓我們向自己傳福音,也向人傳福音。
主日相關網址
晚崇拜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0eDGAwGg4
主日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0j2BHDJHI
將天敞開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3VNGaOc6yY
主日週報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0VZQAnyUaJZqFOvn8tLgWtA_31NH9FhZ/view?usp=sharing
崇拜歌單
1.展開屬天的翅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gP6-g_BbWA
2.領我到磐石之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0xO5kL8J0
3.阿爸這就是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c6ERo4n3o
4.當我抬頭仰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U10knfqJM
回應.不是我 乃是基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bVRKl-0GU
歷史清單
主日詩歌清單 主日主題清單
GPT 4o的總結
關鍵詞
福音 信仰 文化
知識點總結
- 彰化縣的生育率: 彰化縣的生育率在全臺灣名列前茅,位居前三名或前五名。
- 常恩牧師的訓練: 常恩牧師在過去九個月左右在臺中接受訓練,並已經完成了這個訓練。
- 福音的不料: 福音的不料是指在傳福音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這些情況往往是上帝精心安排的。
- 福音的行動: 福音的行動包括起來、貼近、提問、傳講和施行。
- 貼近文化: 貼近文化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當地文化,主動接近並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習俗。
- 信仰的傳承與貼近: 探討信仰的傳承方式以及宣教士如何透過貼近來更深入地了解和傳遞信仰。
- 提問的重要性: 通過提問來建立福音的橋樑,讓對方思考並且更好地理解福音。
- 傳講福音: 傳講耶穌的死與復活,讓對方明白福音的核心。
- 施洗的重要性: 施洗是信仰的回應和承認,是成為基督徒的重要步驟。
- 福音的信息: 福音的核心內容是耶穌的死與復活,這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
- 死亡與復活: 講解了死亡的本質以及復活的意義,並且強調了人類在離開神之後的狀態。
- 神的救贖計畫: 講解了神在歷史中為人類預備的救贖計畫,並且強調了耶穌基督的角色。
- 福音的回應: 講解了人們應該如何回應福音,並且強調了悔改與相信的重要性。
- 福音的核心與自由: 講解了福音的核心內容以及福音帶來的自由,並且強調了基督徒應該如何每天向自己傳福音。
知識點講解
1. 彰化縣的生育率
- 要點
- 彰化縣的生育率在全臺灣名列前茅。
- 具體排名在前三名或前五名。
- 講解
這個數據顯示了彰化縣在生育率方面的突出表現,可能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 彰化縣生育率數據
彰化縣的生育率在全臺灣名列前茅,具體排名在前三名或前五名。
-
- 這個數據顯示了彰化縣在生育率方面的突出表現。
- 可能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2. 常恩牧師的訓練
- 要點
- 常恩牧師在臺中接受了約九個月的訓練。
- 訓練已經完成。
- 講解
常恩牧師的訓練完成後,將回到教會繼續服務,迎接更多的靈魂。 - 常恩牧師的訓練經歷
常恩牧師在過去九個月左右在臺中接受訓練,並已經完成了這個訓練。
-
- 常恩牧師的訓練完成後,將回到教會繼續服務。
- 目的是迎接更多的靈魂。
3. 福音的不料
- 要點
- 腓利在撒瑪利亞有很大的服事需求,但使者告訴他要離開。
- 腓利在曠野遇到衣索比亞的太監。
- 太監正在閱讀以賽亞書53章。
- 太監主動要求受洗。
- 腓利被提到凱撒利亞。
- 講解
福音的不料展示了上帝在傳福音過程中的奇妙安排。腓利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了撒瑪利亞,並在曠野遇到了衣索比亞的太監。這一系列的不料事件最終導致了太監的受洗,並將福音傳回了衣索比亞。 - 腓利與衣索比亞太監的相遇
腓利在曠野遇到了一位衣索比亞的太監,這位太監正在閱讀以賽亞書53章。腓利上車與他同坐,並向他傳授耶穌。最終,太監在有水的地方受洗。
-
- 腓利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撒瑪利亞,前往曠野。
- 在曠野遇到衣索比亞的太監,這是一個意外的相遇。
- 太監正在閱讀以賽亞書53章,這也是一個意外的情況。
4.腓利向太監解釋經文,並傳授耶穌。 - 太監主動要求受洗,並在有水的地方受洗。
4. 福音的行動
- 要點
- 起來:腓利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撒瑪利亞,前往曠野。
- 貼近:腓利靠近太監的車,與他建立緊密的聯繫。
- 提問:腓利問太監是否明白他所讀的經文。
- 傳講:腓利向太監傳授耶穌。
- 施行:腓利為太監施洗。
- 講解
福音的行動展示了傳福音的具體步驟。腓利首先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撒瑪利亞,前往曠野。然後,他靠近太監的車,與他建立緊密的聯繫。接著,腓利問太監是否明白他所讀的經文,並向他傳授耶穌。最終,腓利為太監施洗。 - 腓利的福音行動
腓利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撒瑪利亞,前往曠野。在曠野,他靠近太監的車,與他建立緊密的聯繫。腓利問太監是否明白他所讀的經文,並向他傳授耶穌。最終,腓利為太監施洗。
-
- 腓利順服聖靈的帶領,離開撒瑪利亞,前往曠野。
- 腓利靠近太監的車,與他建立緊密的聯繫。
- 腓利問太監是否明白他所讀的經文。
- 腓利向太監傳授耶穌。
- 腓利為太監施洗。
5. 貼近文化
- 要點
- 貼近文化需要克服語言、文化、膚色、飲食、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障礙。
- 貼近文化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體會當地人的生活經歷。
- 貼近文化需要主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適應當地的習俗和文化。
- 講解
貼近文化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需要跨文化交流者放下自己的成見和習慣,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這不僅僅是表面的改變,更是心態和行為上的轉變。 - 戴德生的革新
戴德生是英國的一位宣教士,他在將近兩百年前前往中國進行宣教活動。當時大部分的西方宣教士都是穿著正式的西裝和洋裙去接觸中國人,但戴德生決定穿上中國人的長袍馬褂,脫掉皮鞋和領帶,戴上中國人的帽子,並用筷子和碗來吃飯,放棄喝下午茶,選擇吃中國人的飯和粥。
-
- 戴德生認為這樣可以更貼近中國人,減少文化上的距離。
-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國文化。
- 這種貼近的方式讓他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宣教工作。
- 與印尼人的貼近
在一次宣教訓練中,參與者被要求每週花五個小時與印尼人接觸,去他們的清真寺、禱告室和餐廳等地。通過這種方式,參與者逐漸了解了印尼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例如他們喜歡吃超級辣的食物,喜歡吃炸物,並且使用大量的香料。
-
- 參與者通過與印尼人的接觸,逐漸了解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文化背景。
- 這種貼近的過程讓參與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印尼人的生活方式。
- 參與者還學會了穿印尼人的衣服,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進一步體會他們的文化。
6. 信仰的傳承與貼近
- 要點
- 信仰的傳承需要深入了解對方的文化、家庭和宗教背景。
- 宣教士需要學習對方的語言和文化,並且貼近他們的生活。
- 世界觀的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會影響他對神、死亡和道德的看法。
- 改變世界觀:傳福音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對方的世界觀,讓他們真正理解和接受福音。
- 講解
信仰的傳承不僅僅是表面的跟隨,而是需要深入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和價值觀。宣教士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對方的文化和語言,並且貼近他們的生活,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世界觀是影響一個人對信仰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對方的世界觀,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接受福音。 - 印尼穆斯林的齋戒月
在臺中的清真寺外,印尼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從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並且在晚上免費提供食物給所有人。
-
- 這個例子展示了穆斯林的信仰和他們的宗教習俗。
- 宣教士需要了解這些習俗,才能更好地與他們建立聯繫。
- 通過參與他們的活動,宣教士可以更貼近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信仰和價值觀。
- 耶穌的貼近
耶穌離開天上的寶座,來到地上,成為人的樣子,與人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的苦難和試探。
-
- 耶穌是貼近的極致,祂體貼我們,了解我們的困難和需求。
- 宣教士應該效法耶穌,貼近他們所傳福音的對象,了解他們的生活和信仰。
- 這樣才能真正地傳遞福音,讓對方從內心深處接受耶穌。
7. 提問的重要性
- 要點
- 提問可以引導對方思考他們的信仰和生活問題。
- 好的提問可以建立起福音的橋樑,讓對方更容易接受福音。
- 提問可以讓對方心裡的問題浮現出來,進而進行深入的交流。
- 講解
提問是一種有效的傳福音方式,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對方思考他們的信仰和生活問題,從而建立起福音的橋樑。好的提問可以讓對方更容易接受福音,並且讓他們心裡的問題浮現出來,進而進行深入的交流。 - 腓利與太監的對話
腓利聽見太監念先知以賽亞的書,問他是否明白所念的經文,並且解釋給他聽。
-
- 腓利通過提問引導太監思考他所念的經文,並且解釋給他聽。
- 這個提問建立起了福音的橋樑,讓太監更容易接受福音。
- 最終,太監主動要求受洗,成為基督徒。
8. 傳講福音
- 要點
- 福音的核心是耶穌的死與復活。
- 傳講福音需要清楚地解釋耶穌的死與復活的重要性。
- 福音必須接待壞消息之後,才能顯示出好消息的重要性。
- 講解
傳講福音的核心是耶穌的死與復活,這是福音的核心內容。傳講福音需要清楚地解釋耶穌的死與復活的重要性,讓對方明白這對他們的意義。福音必須接待壞消息之後,才能顯示出好消息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對方真正理解和接受福音。 - 腓利傳講耶穌的死與復活
腓利向太監傳講耶穌的死與復活,並且解釋這對太監的意義。
-
- 腓利從舊約經文開始,解釋耶穌的死與復活。
- 他讓太監明白耶穌的死與復活對他的意義。
- 最終,太監接受了福音,並且要求受洗。
9. 施洗的重要性
- 要點
- 施洗是信仰的回應和承認。
- 施洗表示悔改和接受耶穌的救贖。
- 施洗是成為基督徒的重要步驟,表示與耶穌同死同復活。
- 講解
施洗是信仰的回應和承認,表示悔改和接受耶穌的救贖。施洗是成為基督徒的重要步驟,表示與耶穌同死同復活,成為上帝的兒女,與其他基督徒成為一家人。 - 太監的受洗
太監在聽完腓利的傳講後,主動要求受洗,表示他接受了耶穌的救贖。
-
- 太監在聽完腓利的傳講後,心裡火熱,主動要求受洗。
- 受洗表示他悔改並接受了耶穌的救贖。
- 受洗後,太監歡歡喜喜地回家,成為上帝的兒女。
10. 福音的信息
- 要點
- 福音的核心是耶穌的死與復活。
- 福音必須接待壞消息之後,才能顯示出好消息的重要性。
- 傳講福音需要清楚地解釋耶穌的死與復活的重要性。
- 講解
福音的核心內容是耶穌的死與復活,這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傳講福音需要清楚地解釋耶穌的死與復活的重要性,讓對方明白這對他們的意義。福音必須接待壞消息之後,才能顯示出好消息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對方真正理解和接受福音。 - 耶穌的死與復活
耶穌被帶到猶太人公會面前,受鞭打和羞辱,最終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顯現給使徒看。
-
- 耶穌選擇默默承受鞭打和羞辱,走上十字架,死在那裡。
- 第三天,耶穌復活,顯現給使徒看,證明祂戰勝了死亡。
- 耶穌的死與復活是福音的核心,這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
11. 死亡與復活
- 要點
- 死亡的本質是與生命源頭的分離。
- 雖然看起來是活的,但實際上已經死了。
- 最終的死亡是永遠的死亡,被丟到火屋中。
- 神的聖潔與公義不允許罪人與祂同在。
- 講解
死亡的本質是與生命源頭的分離,就像葉子離開母體後雖然看起來還是綠的,但實際上已經死了。最終的死亡是永遠的死亡,被丟到火屋中。神的聖潔與公義不允許罪人與祂同在。 - 葉子離開母體的例子
葉子離開母體後,雖然看起來還是綠的,但實際上已經死了。
-
- 葉子離開母體後,不能再從母體獲得養分。
- 雖然看起來還是綠的,但實際上已經死了。
- 最終會枯萎死亡。
12. 神的救贖計畫
- 要點
- 神在創世之前就已經計畫好的救贖計畫。
- 透過獻祭制度,暫時稱義。
- 耶穌基督是神預備的代替全人類的羔羊。
- 耶穌基督的受苦與贖罪。
- 講解
神在創世之前就已經計畫好的救贖計畫,透過舊約的獻祭制度,人們可以暫時稱義,但這是有限制的。耶穌基督是神預備的代替全人類的羔羊,祂的受苦與贖罪成就了神的公義與聖潔。 - 舊約的獻祭制度
透過獻祭,祭司每天、每個月、每年獻上牛、羊,流血之後暫時稱義。
-
- 祭司每天、每個月、每年獻上牛、羊。
- 流血之後暫時稱義。
- 這是有限制的,必須不斷地進行。
- 耶穌基督的受苦與贖罪
耶穌基督成為人的樣式,承擔了全世界、全人類的罪,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罪。
-
- 耶穌基督成為人的樣式。
- 承擔了全世界、全人類的罪。
- 使人可以成癮。
13. 福音的回應
- 要點
- 悔改與相信是同時發生的。
- 悔改是離棄自己的罪。
- 相信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贖罪。
- 相信耶穌基督在審判臺前我們被稱為義。
- 講解
悔改與相信是同時發生的,悔改是離棄自己的罪,相信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贖罪,相信耶穌基督在審判臺前我們被稱為義。 - 太監聽完斐理傳的福音
太監聽完斐理傳的福音後,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決定受洗,悔改來表明他的信仰。
-
- 太監聽完斐理傳的福音。
- 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 決定受洗,悔改來表明他的信仰。
14. 福音的核心與自由
- 要點
- 福音的核心是耶穌基督的救贖。
- 福音帶來的自由。
- 基督徒應該每天向自己傳福音。
- 不被撒旦、別人或自己控告。
- 講解
福音的核心是耶穌基督的救贖,福音帶來的自由,基督徒應該每天向自己傳福音,不被撒旦、別人或自己控告。 - 每天向自己傳福音
每天向自己傳福音,提醒自己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祂的寶血已經潔淨遮蓋我們。
-
- 每天向自己傳福音。
- 提醒自己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
- 祂的寶血已經潔淨遮蓋我們。
同時收錄於走向天父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