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光,也是鹽

2024.09.21-22

羅戊昇牧師


馬太福音五 13-16 13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14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15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16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約翰福音八 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約翰福音五 44 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


  •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訊息叫做『你是光,也是鹽』,跟你旁邊的人說:你是光,也是鹽

堂慶

  • 我要先提一下你們知道這個是在哪裡嗎?這個是在中興大操場,就是在今年的我們彰化靈糧堂的週年慶的時候,同工非常的貼心幫我安排在一個銅像的下面,然後就寫著斗大的字,特別幫我們教會安排了C位,然後我心裡面感到滿滿的尊榮跟支持還有祝福,我覺得是非常的特別,我印象很深刻就是,那一天我們在那個大操場,就是你知道嗎,就是廁所有點遠,突然有時候要上廁所要走,剛好我去上廁所的時候,人家說什麼分堂的牧者要拍照,剛好我不在。那剛好我們就有人說,那個羅戊昇去上廁所,剛好主持的是我們劉永行牧師,他說,北斗羅戊昇去上廁所,都順利嗎?你還記得嗎?都順利嗎?回來了嗎?好,沒關係。於是那一天,我覺得在我人生當中,很少數我上完廁所回來,可以看到幾百個人對我微微笑的這種感覺,就是大家都蠻關心我的。
  • 你們會覺得我很會記仇嗎?應該不會啦,我只是跟你們講一個蠻有趣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在這個教會裡面,實在是太可愛了,就是我們的教會真的是太可愛了。

你是光,也是鹽

  • 好,言歸正傳。之前來到我們當中的廖文華牧師,就是文華的真道教會主任牧師,他出了一本書叫做《別說你沒影響力》。我們一起來讀。

領導力不是保留給菁英的特質,每個人都有能影響他人的能力,需要去意識到,慶祝,活出他。

  • 所以親愛的家人,你知道嗎?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你是有影響力的,好不好?說一次,我是有影響力的。所以這個影響力不是只限於校長,只限於總統,只限於好像在高位上面的人,留給菁英的。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影響別人的能力,即便我們今天是一個家庭主婦,我們是一個市井小民,我們是一個上班族,我們是一個農夫,是一個小老闆,我們都會有影響力,需要去意識到慶祝並且活出他。
  • 所以親愛的家人,今天我想要跟你分享的是,我們一起來讀《馬太福音》的五章十三節這個地方好不好,我們一起來讀,預備,請!

馬太福音五 13-16 13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14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15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16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 所以在這一段經文裡面,它告訴我們說,我們是世上的鹽,我們也是世上的光,所以你知道嗎?光不是放在鬥底下,而是光是會被高高的舉起來,因為為了要讓更多的範圍可以被看到。而世上的鹽,鹽是需要有味道的,它的功能是能夠提味,可以防腐,可以帶出甜味。
  • 所以親愛的家人,你知道嗎?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世上的鹽,表示我們是有感染力的,有影響力的,是可以發揮功用的。

你是光,也是鹽

  • 我是有影響力的,我是有感染力的,光可以感染,鹽可以感染,而今天我想要跟你分享的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這樣的重要。我們一起來讀約翰福音8章12集,好不好,預備,請。

約翰福音八 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 你知道嗎,耶穌祂常常用這個來做一個比喻,而祂在說什麼,祂說我是世上的光,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耶穌說祂是光,祂也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
  • 可以告訴祂的門徒說,你也是光,你不只是光,你也是鹽。而今天當我們是光在世上的時候,我們就不在黑暗裡走。
  • 親愛的家人,你有想過嗎?其實耶穌在表達這個世界是黑暗的,我們所在的地方可能沒有那麼美好,但是因為有耶穌,因為有耶穌的門徒,因為有跟隨耶穌的人,所以那個地方會有一點溫暖,會有一點影響力,可以防腐,可以提味,可以保鮮,可以有溫度。
  • 在這個世界是黑暗的時候,可是神創造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有目的的。好不好,說一次,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所以,we were made for purpose,你的生命是被造,是有一個目的在的,是成為光,成為鹽
  • 你知道很多時候這個仇敵會,我覺得在我們當中,有一些人,你今天在進來之前,你覺得自己的生命沒什麼意義。你也不覺得你自己為什麼要活著,你也不知道你今天可以做什麼,你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信耶穌,你為什麼要來這裡,你也不知道你活著幹嘛。但是你知道嗎,今天晚上,我覺得天父要透過這一個信息對你說,你的生命是有目的的,你的生命可以有感染力,可以有影響力,你是光,你是鹽。
  •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講員,一個牧者,他也是一個很有名的領導學家,叫Christine Caine,他在世界各地的分享,有一次他曾經說了這句話,他說,

If you are in Christ, you are called to lead。
如果你在基督裡,你就是被呼召成為領袖。

  • 所以現在你知道嗎,這個領袖不見得是成為很高位的菁英,
  • 因為你知道班上第一名有幾個?班上老師有幾個?這個縣的縣長有幾個?我要講的是今天當我們在基督裡,你可能沒有被呼召成為縣長,你可能沒有被呼召成為班上的第一名,但是你被呼召成為一個領袖,你被呼召可以成為光可以成為鹽,可以發揮影響力,可以防腐,可以保鮮,可以帶給別人溫暖,所以我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

你是光,也是鹽

  • 好不好跟你旁邊的人說;你在耶穌基督裡你是有影響力的,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來讀約翰福音五章四節這個地方一起來讀。

約翰福音五 44 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

  • 你知道嗎耶穌對法利賽人講的這一段話,你們互相受榮耀他在講什麼意思呢。現在講的就是說,你們喜歡彼此吹捧,你們喜歡彼此說,哎呀你這個禮拜讀經好棒喔,哎呀你這個禮拜有參加禱告會很棒喔,哎呀你這個禮拜好像就是你知道嗎,那種彼此吹捧,但是如果你不是在教會裡面,你如果是在外面說,王董事業做很大喔,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張董你客氣了,不是啦我跟你講喔。我的錢都是我太太在管。
  • 你知道很多時候耶穌他在講的是我們喜歡享受在那個彼此受榮耀,喔你好棒,喔我好棒,你好棒,我好棒,你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在教會裡面久了,我們好像也蠻習慣就是,你好棒,我好棒,你好棒,我好棒,我們喜歡這個我們所謂的教會界、基督徒界裡面的一個自嗨,所以是自嗨,但是我們卻對這個社會、對生活、對家庭、對工作,卻不太有感染力、不太有影響力。
  • 你知道有時候我們基督徒會把我們自己關在一個小圈圈裡面。以前我小時候在傳統教會裡面長大,我們會唱一首歌叫做,我們又在一起。你們唱過這個嗎?我們又在一起,下一句是什麼?有時我們在一起,下一句是什麼?都是我們在一起,再下一句是什麼?還是我們在一起,都是我們在一起,統統我們在一起。就從頭到尾就是我們又在一起。
  • 我們對周遭,甚至對我們親愛的家人,好像都不太有一個影響力。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知道有一次我被邀請去,臺北的真道教會,就是廖文華牧師他們的教會分享。那一天我就在那邊分享,然後分享了主日,然後兩堂這樣子。那他們的教會是在臺北,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一出來就是西門町,叫做俗稱芒果,你們知道,就是很熱鬧、很多年輕人的地方。
  • 那當我被邀請去到那個地方分享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先進那個講員休息室啊,然後之類的這樣。那他們裡面有一些長老啊,然後一些董事啊,那個是身價也都很高,他們就真的非常非常禮遇耶,就是,啊,牧師牧師這樣子,就是真的很禮遇,這種你們知道我的意思嗎?
  • 突然一進去我就覺得我還蠻驕傲的,你瞭解我的意思嗎?就是那種驕傲的臉都上來了,你們知道我在表達什麼嗎?但是我想告訴你就是說,在那個聚會一結束的時候,當我走出去,走出去,當我走出這個教會,剛剛在裡面兩個小時前,耶!Hallelujah!感謝讚美主!然後他們說,哇!你分享好棒喔!但是你知道當我走一踏到西門町的時候,我對西門町一點影響力都沒有。你們知道我在表達什麼嗎?
  • 就是,對,我很榮幸,我很開心,那是我的Honor,可以去祝福一個教會。可是我們基督徒我們都要想一想,這也是我的Honor,可以回到彰化靈糧堂來分享,可是我們都要想一想,我們在職場上有沒有影響力?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面有沒有影響力?所以為什麼在教會裡面我們一直強調去探訪,比如像在我們教會裡面我們強調去探訪,去帶小組,為什麼?因為我們是要想要弟兄姊妹可以照耶穌說的那樣,你去試試看到底你是不是光啊!去試試看我們到底是不是黑暗的光!我們到底是不是這個世界的鹽,是不是在一些腐敗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保鮮。如果我們沒有走出去,去練習成為世上的光,那我怎麼知道耶穌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好不好跟你旁邊的說,你要練習看看
  • 所以,基督徒不是我們在教會裡面,我們覺得我們自己很光明,我是光明之子啊,耶!我覺得很棒,感謝上帝。不是那種好像我們很屬靈,然後這個世界他們外面的人都很糟糕,他們也是天賦的孩子,只是他們還沒認識神而已。可是我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而我們也需要讓那一些人知道,他的生命是有盼望、有意義、有目的的。
  • 所以你知道聖經有一句話,它叫做,白白的得來,就白白的捨去。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平白地……接受這一份愛,那我們也不求回報地給予這一份愛。所以親愛的家人,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耶穌對我們生命有一個目的是,我們可以進到別人的世界裡,進到所謂的黑暗裡面,然後看看我們可不可以點起一扇光。
  • 教會其實不是一個彼此光照的地方,教會應該是一個我們來點火的地方。然後結束的時候,你可以帶著你的火把,回到某一個黑暗的地方,燃起別人的火把,讓這個溫度、溫暖傳承下去,Amen!所以好不好,向現場的拍手鼓勵鼓勵,要給我們聖哈雷略,Amen!所以我們不需要常常地好像互相受榮耀,喔對,我們有參加哪一個聚會,我有禱告,我有什麼,我今天我有靈修了,我覺得這個都很棒。但是我們要去想一想我們對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影響力。

你是光,也是鹽

  • 在我們教會,有一次我們有一個弟兄,他在群組裡面,你應該看不到這個字,但是我可以讀給你聽。他就在這個群組裡面,他就講了一句話,講了一些話,因為他其實已經信主很久,但是當他來到我們教會的時候,他的生命有一個很大的翻轉。他說什麼,他說

現在我和以前相比,我多了一個想要影響旁人生命的想法,以前總以為信仰就是獨善其身,自己做得好就夠了。後來才發現這樣和所謂的沒有信耶穌的人沒兩樣。為信者就是自己好就好,顧好自己,顧好自己的家人。但是我們接受了耶穌的愛,我們不再是舊的那個自己,我們是新造的,我們現在會想讓更多人明白他們其實是。是被天父所揀選的。

  • 所以你知道嗎?我們的信仰不是獨善其身。我們的信仰如果只是獨善其身,自己好就好,那我們跟外面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你是光,也是鹽

  • 所以親愛的家人,讓我祝福你,你的生命充滿了盼望,充滿了意義。你知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領導學家,我知道彰化靈糧堂曾經也參加過他的聚會,就是領袖高峰會。
  • 那參加這一個人的聚會很有趣,你要報名,你要繳錢,而且很多的CEO都會去。那報名費還不便宜喔,那他們會用一個蠻大的,可能在臺北,然後是那種蠻大的聚會的那種,可以坐到一兩千人的,然後報名,很多的高級主管啊,或者是教會界裡面的TOP,他們都會去參加這個人的領袖高峰會這樣子。那繳了錢以後,去到現場。看視頻,沒有本人,去到現場看影片,所以你就知道他的影響力有多麼的,那他也發表了,就是有時候你的App上面如果有download,一個就是聖經的軟體叫YouVersion,那就是他們去研發出來,所以其實他的教會非常有影響力,而且他也常常帶領很多的領袖,然後去講領導力,你知道嗎?
  • 有一次他就說,

CRAIG GROESCHEL: Your goal is not to be right, your goal is to help someone to be right with God

  • 意思就是什麼?

你的目的,你人生的目標,不是你自己過得好,我是對的,我自己過得對,我自己過得好,我們人生的目的是要幫助別人,to be right with God,是幫助別人恢復與神的關係

  • 所以你知道嗎?如果是這樣講的話,那我必須要說。
  • 你受造不是為了你自己會讀聖經,而是你可以幫助別人讀聖經。你受造不是為了只有你自己會參加聚會,而是你也可以幫助別人回家。我們受造不是我自己有奉獻就好了,而是我也可以傳遞一個蒙福的意象跟真理給其他的弟兄姊妹。
  • 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只有自己過得好,而是我們可以幫助別人,to be right with God,恢復跟神的關係,幫助別人能讀經、能聚會、能奉獻、能給予、能服侍。我覺得當上帝這樣呼召我們的時候,我們生命會不再一樣。Amen!

你是光,也是鹽

  • 最近有一本書,那是美國一個非常知名的talk show,它叫歐普拉,那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歐普拉,那他寫了這本書,可是有趣的是,這一本書他不是自己寫,他找了一個人,他覺得這個人很厲害,所以他找,你知道歐普拉覺得很厲害,然後找這個人跟他一起寫書,那你就知道,那另外一個人也是一個狠角色,那另外一個人就是你看到那個白鬍子的那個,他的名字叫Arthur Brooks,那他做什麼呢?
  • 他是一個哈佛的教授,那你知道他在哈佛裡面講什麼呢?他在哈佛裡面教什麼?他在哈佛裡面教幸福,他在哈佛裡面教幸福學,而且他教的幸福學不是那種小情小愛,我跟你講,你就這樣每天保持喜樂正面積極的心態這樣,沒有,他是用科學告訴你怎麼樣可以幸福,你可以怎麼樣打造一個幸福的人生。所以你知道嗎?Arthur Brooks跟歐普拉他們一起寫的這一本書。
  • 然後你知道這本書裡面說穿了從頭到尾他都在講一個事情,都在講一個觀念就是什麼,不要一直把專注放在自己身上,我們要去關注別人的需要,為他人打造更好的世界。而且這本書裡面有一句話很有趣,他說什麼:

只關注自己的結果是灌溉嫉妒的野草。

  • 所以你知道我們只關注自己的時候,我們太在意我有沒有成功,我有沒有做起來,別人一看我有沒有覺得我很厲害,事實上當我們過度的關注自己的時候,我們會越來越多的嫉妒,我們會深陷在那個嫉妒裡面,然後灌溉這個嫉妒的野草。
  •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世代裡面我們都有手機,都有社群媒體,然後在社群媒體裡面我們都希望別人認同我們,按我們的讚。關注我們,然後支持我們。但是往往在這個社群媒體,所謂的這個中性的工具裡面,我們很容易迷失,會發生的事情是,我可能不自覺的活在那個嫉妒裡面。
  • 大家都在社群媒體上面晒說,自己去哪裡玩啊,過得多好啊,然後吃了什麼啊,然後等等。你知道嗎,當你過度的去想這些,看這些的時候,其實我們會激發更多的嫉妒,會激發更多的比較。瞭解我的意思嗎?瞭解我的意思嗎?我做個比喻,我們當中有沒有人,你有臉書或IG的,這一堂看起來沒有幾個有IG,你有臉書的舉手一下,你有社群媒體的,有嗎?
  • 你是有社群媒體的,臉書、IG等等,OK,好,謝謝。來,我問一下你們,你們哪一個人滑臉書或是IG的時候,你是,哇!對面的老王又出國去玩耶,感謝主。你哪一個人滑的時候,你是哇,我那個國小同學,他們家去那個地方吃那個餐廳,好貴喔,感謝神,好幸福喔。你哪一個人滑臉書的時候,你是哇,他們全家又中頭獎,有人送他們什麼東西,又去哪裡玩,他又換一個新的女朋友,感謝主耶,好棒喔。你們哪一個是這樣滑的?打死我都不信你們是這樣滑的。通常你是越滑,會引發越多的嫉妒。因為我們關注自己的結果有沒有那麼好,有沒有像那樣夠不夠好。所以我們很容易迷失,你瞭解我的意思嗎?可是如果我們可以少關注我們自己一些,多關注別人,去祝福別人,我們去關注別人的,不是關注別人發的動態,是關注別人的動態。然後在別人的需要上,我們有份去參與、去祝福他,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就會開始有一個轉換。所以為什麼,你知道嗎?如果我們只參加教會的聚會,基本上你的情緒的轉換不會波動很大。
  • 除非你投入,然後除非你在別人的事上有份,除非你不是只是來,做完禮拜就結束。或許你今天在離開之前,你可以為一個人禱告,你可以為一個人發預言,你可以給別人一個微笑,你可以給別人一個讚美,你去關注別人的需要,有什麼事情我可以為你禱告?有什麼事情我可以為你做?當你這樣做的時候,
  • 然後你會覺得參加聚會,應該說投入聚會,你是快樂的,你的情緒會轉換,會改變。所以如果我們基督徒我們期待參與聚會只是在這裡,然後有一個人來娛樂你們,今天講得好不好,然後有一個超級有名的人來娛樂你們,耶!今天是誰誰誰來,耶!然後你就覺得,我參加到他的聚會,聚會後我要跟他拍個照,我讓大家知道我參加了他的聚會,而且我跟他一起拍個照,其實你不會快樂很多,還好,真正會使你快樂的,或許你有機會可以祝福現在在你前後左右的人,在離開之前跟他講幾句話,你可能不太認識他,你可以為他禱告,關注他的需要,即便是不同的小組,不同的牧區,但是我們在同樣一個肢體裡面,我們在一個榮耀的家裡面。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去探訪,沒有去傳福音,你知道嗎?有的人會說教會事工很忙,教會服飾很忙,太麻煩了,我要省一點事,我就是參加聚會就好。
  • 你知道參加聚會就好是OK,但是我要講的就是說,如果你按照歐普拉跟Arthur Brooks這個暢銷書的作者,他們的推理來講,只有參加聚會,然後我不去關注別人的需要,我沒有去給予,我沒有去祝福別人,其實我們會很容易還是活在那個季度裡面,給予的人會比較快樂。好不好,跟你旁邊的人說,你是別人的祝福。

你是光,也是鹽

  • 我們來看下一段的經文。

馬太福音五 13「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 所以你知道在這段比喻裡面,耶穌祂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的功能是要圓的。有味道,鹽要有味道,如果沒有味道,不鹹就沒有用,就丟在外面了。
  • 在我們當中,應該是有很多人是大廚,對不對?我想雅雲,我的太太剛嫁給我的時候,她是不會煮飯的。然後她從不會煮飯,變成到現在很會煮飯。那我們結婚了之後,我從不會煮飯到還是不會煮飯。這裡有沒有家庭主婦是你結婚的時候還不會煮飯的,有嗎?你是結婚的時候,一開始結婚的時候你是不會煮飯,是因為結婚才開始去學。
  • 這是很榮耀的事情啊,你們怎麼那麼,給他們拍拍手一下好不好。真的是為了家庭的犧牲付出,然後真的是很不容易。那我的太太呢,她在我們家剛學煮飯的時候,常常在學煮飯的人,不管他煮什麼,他問你好不好吃,你都要說,你們真的很虛偽。很有愛心,很有愛心,我也是這樣子說。
  • 那他有一次煮完了,他就說,好吃嗎?我說好吃。然後他自己吃了一口,怎麼怪怪的,忘記放鹽。所以你知道嗎,鹽是有一個功能,是有一個味道。所以,基督徒是有味道的。你應該要,可以聞一下嗎?
  • 基督徒應該是有味道的。那你在右下角看到一個餐廳,那個在北斗。那個是我們教會的一個姐妹開的餐廳,叫做覓徑。就尋覓的覓,然後徑是小路的那個徑。那很有趣的是,因為它就是我們教會的一個姐妹,他是一個基督徒。那有一次我們教會有個新朋友,他從臺北搬來北斗這個地方住,然後他找教會。那你剛搬到一個地方,你就會去搜尋這裡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對不對?OK,那他就搜尋到這間覓徑,那個時候我們完全都沒有見過面,完全都沒有碰過,都沒有。然後他就去吃了這家店。然後呢,他來到我們教會的時候,他赫然發現,哎喲,這個開店的餐廳的老闆也在我們教會。他就說,果然。然後他就跟我講,他說,吳聖庚,我跟你講,我剛搬來,我就搜尋這裡哪裡好吃,然後我就去這一家吃。我沒有騙你千真萬確,我走進去,我第一句話,裡面沒有掛十字架,什麼都沒有。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太太說,這家店一定是基督徒開的。後來他來到我們教會就發現,哦,老闆在這裡。
  • 你知道嗎,基督徒是有味道的。你在你所在的地方,有一些人看到你他跟你相處他跟你對話他覺得欸,怪怪你不得了啊,你跟一般的人好像不太一樣,你講話的方式,你的應對進退,你的笑容就是有味道。
  • 神用我們不是無色無味,有時候是無色,但是是有味道,味道很好。鹽的功能是什麼?它可以防腐、可以調味、可以提味,可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耶穌所講的比喻講到說,失了味,講到這個失了味,它的原文用在別的地方這個字,這個希臘字用在別的地方有兩個意思一個叫做使之無味就是失了味
  • 但是同時另外一個意思叫做,成為愚昧。所以你知道耶穌,聖經他在表達什麼?就是今天如果我是鹽,但是沒有味道,那我可能不是很聰明。今天如果上帝呼召我是鹽,上帝對我的生命有一個計畫跟目的,可是我沒有活出來,那我可能成為的沒有那麼聰明。
  • 你的人生是有味道的。你的人生不是愚昧的人生,而上帝量給你,你不需要一定要站在高位,才可以發揮你的影響力。但是關鍵是我們知不知道我們是有智慧的,而且我們正在讓一些事情保鮮提味。當你看見一些事情正在腐敗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站在,然後去防腐、去保鮮。還是我們永遠待在那個罐子裡面閃閃發光?當我們看見教會裡面、小組裡面、工作裡面有一些人事物在走下坡的時候,我想要問你,請問我們是蒼蠅,你知道什麼是蒼蠅?蒼蠅就是那種有一些東西腐爛的時候,然後就開始有蒼蠅過去,你知道嗎?隔壁,我們隔壁的那個同事,他跟他家又怎麼樣?他跟主管又怎麼樣?就開始吃,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就去講,你知道那個誰啊?做了什麼事啊?你受造不是蒼蠅,你受造是鹽,是在一個快要腐敗的地方,可是你在那個地方可以防腐、可以保鮮、可以提味。有一些人事物、有一些團體正在一個不OK的狀態裡面,但是上帝把你放在那裡,你是有智慧的。所以你知道嗎?
  • 我有在上一個課。就是企業領袖班,那裡面都是一些企業家,然後我們跟著靈糧神學院的副院長喬美倫老師一起上課。有一次喬老師他就講到說什麼,他說他去跟一個企業家吃飯,然後就是一個高階主管講話的時候,然後那個高階主管就跟他講說,喬老師你知道我已經,我期待這個就是要退休了這樣子。那你知道嗎,喬老師就跟他講說,我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了,我一禱告,我一看到你,他就對他說,你是不是想要穿著短褲去遛狗,他說你怎麼知道,完全被看出來,他說我最期待我的退休人生就是穿著短褲去遛狗,然後他們就有一個對話,就聊,然後在那個聊的過程裡面,其實那個人就覺得不想幹了,沒意思,但是你知道喬老師跟他說什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神要在那個位置上面放一個基督徒,就我這一個高階主管在那個餐敘裡面就很深的被聖靈觸摸。掉眼淚就不再去想什麼退休不退休,遛狗不遛狗的事,神就讓他站在一個關鍵的位置,然後去發揮他的影響力,你知道現在,神呼召我們不是求高位,你不一定要在高位,但是你要在一個關鍵的位置,你要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面,能夠發揮你的影響力就像鹽一樣
  • 你或許沒有被看見,可是沒有你,就沒有那個味道,沒有你就沒有那個喜樂,沒有你就沒有那個信心,沒有你就沒有那個盼望,沒有你就沒有那個鼓勵,你所在的地方就是可以把人最喜歡的,鮮美的那個味道提出來,就是可以讓整個群體裡面保持一個新鮮的狀態。好不好,向前拍手,歸榮耀給我的神。

你是光,也是鹽

  • 跟你旁邊說你很重要。所以,弟兄姊妹你知道嗎?

我們的天然人會因著被稱讚和鼓勵而有動力,但你不應該只活在那裡面。

  • 你知道我們的天然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歡被稱讚被鼓勵的,對嗎?是這樣的,舉手一下好嗎?沒關係,你如果沒舉手,我們可以按著你所求的來對待你,祝福你是可以的。
  • 我們天然人都是喜歡被稱讚嘛,喜歡被鼓勵,可是我們不能只有那個。因為你會很希望那個在前面,或在上面那個就是我。可是今天當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也是世界的光,事實上的鹽,鹽也是很有影響力,但是鹽呈現的方式跟光不太一樣。鹽呈現的方式跟光呈現的方式不太一樣,雖然都是有影響力的。
  • 你在圖片上面,你看到一個美食。那我想要問你,請問你在這個圖片裡面看到什麼?這個滿漢全席裡面,請問你看到什麼?螃蟹好不好吃?讚美螃蟹,還有什麼?蝦子,蝦子好不好吃?好吃,讚美蝦子,還有什麼?還有什麼?東坡肉,對,東坡肉好不好吃?讚美東坡肉,你知道嗎?那我想問你,這個圖片裡面有沒有鹽?你沒看到你怎麼知道?你知道嗎?我從小到大我照三餐吃,我最喜歡吃飯。每一天,我算很會吃,因為我每天會練習三次。可是我長這麼大,吃到四十幾歲,我沒有在任何一次吃飯的時候,在吃飯的過程當中,有人跟我講說,哇,這鹽好好吃。讚美東坡肉,讚美螃蟹,讚美蝦子,但是在我吃飯的這些年裡面,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一個人跟我說,這鹽好好吃。現在對我前面,我今天我再告訴你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在我們的信仰生活裡面,有可能你很少被讚美,你可能也不是站在前面的,你很少被看見但是你很重要,沒有你就少了一些味道。你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但是你很關鍵。你沒有常常被鼓勵,你沒有常常被讚美,就像演一樣,容易被忘記。可是,你有味道
  • 不要因著沒有被讚美,不要因著沒有被看見,不要因著沒有被鼓勵,就失了味。有一些時候你會像光一樣呈現,有一些時候你會像鹽一樣呈現。但是你知道嗎,我們不能只活在那個光下面,大家拍拍手,耶好棒。你知道如果我們沒有活在人的讚美裡面,我們就不會死在人的批評裡面。所以現在的家人,教會當然是一個會肯定讚美祝福人的地方。
  • 可是我們,在我們當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像光那樣子的去呈現,大部分的時候。你很重要,即便你坐在喀喀角,你坐在那個地方。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當你坐在那個地方的時候,當你敬拜,你一舉手的時候,旁邊的人覺得說,哦,舉這麼高,我好像也可以稍微舉一下。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當你來到這個地方聚會的時候,人這麼多,可是你給人家一個微笑的時候,會比講員在臺上講的很多,還要來得有意義。
  • 你知道嗎,有很多的領導學家他們在研究教會的增長,他們說一個牧者,一個教會的主任牧師,如果今天他的講道是一百分,但是招待團隊不OK,人永遠不會進來教會。為什麼?因為人進來教會,他的感覺,那個wow experience,他們叫wow experience,跟上面的人講的怎麼樣,其實沒有很直接絕對的關係,而是他在這個空間裡面,他的感受性,而是他進到這個教會裡面,他的感受性。
  • 感受性,然後所以在他們有一些領袖,世界級的領袖在分享的時候,他們就說到他們小時候在美國的教會長大,那因為美國他們就是都會擁抱之類,然後他們就講說,我小時候我去教會每次都超尷尬,因為那個教會門口那個招待,一看到我就,哇,Johnny,然後就抱著他,然後親,然後每一個進來都親這樣子,那如果是很熟的OK嘛,但是,你瞭解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嗎?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發揮我們應該要有的功用、功能,而且是對的,你可以祝福別人,你不一定一定要是講員,其實你的生命對你旁邊的人來講,應該就會是一個最好的講員,講員講得再好,比不上你回家去稱讚你的太太,去擁抱你的太太,然後去祝福你的孩子,然後告訴他,你愛他。

你是光,也是鹽

  • 很多時候在我們信仰裡面,我們會有一些迷思。那個迷思是什麼?

這裡沒有發光的機會,那我的命定就不是在這裡?

  • 所以你知道嗎?很多人會覺得,這裡沒有發光的機會,有時候我們搞錯了,如果我們只想做光,沒辦法做鹽,那我們那個心態是有點危險,因為我只是想要被看見。
  • 所以如果我們只看重說,有沒有人看見我,有沒有人看重我,有沒有被重視,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委身做人後的,比如說我很看重我帶進拜的那一場,然後別人帶進拜的,我就遲到,我就沒到,我就忘記到。我看重大型的服飾,但是我卻不看重。那些神量給我們在每一天生活裡面的小事,我們很容易會走偏。
  • 所以我們需要練習,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說什麼,反正我不是當頭的啦。因為我們在外面上班的時候,我們都會說,這個誰負責?我們大概就會覺得,這要找一個人負責。但是今天教會是家嘛,對不對,我們都說教會是家。那我問你,今天等一下我們離開的時候,地上有一個紙屑,誰負責?你覺得誰負責?大家都可以。應該不見得要是那個當頭的吧。
  • 所以你知道嗎,當頭的有他發光的責任,但是不是當頭的,也有我們的責任啊。我最近有一次,在跟我們教會的一個同工,我們在對話的時候,他就說他參加了一個小組,然後裡面有一些對話,我不知道我可以講什麼,所以我就刺之類的。然後我就跟他講說,你也有責任。他才驚覺到說,對,我有責任。即便我不是小組長,我也有責任。

就算我不是當頭的,我也可以付出一些。

  • 所以親愛的家人,你知道嗎?你看到這個右下角,是我們教會裡面的一些長輩。那他們做什麼?他們會到處去探訪。那很有趣的是什麼,你知道嗎?這些長輩在我們教會裡面從來沒有在臺,幾乎沒有在臺上拿過麥克風,沒有什麼在臺上帶敬拜,沒有什麼在臺上講道什麼的,幾乎都沒有。但是他們就是投入,他們就是參與。他不見得是一個群體裡面的頭,才能發揮一點。很多人錯誤的以為我不是領袖,不是發光的那一個,所以與我無關。你知道耶穌祂說鹽的意思是什麼?當你不是光,你還是有影響力。當你不是當頭的時候,你不是leader的時候,你不是小組長的時候,你一樣可以成為整個小組,整個教會的祝福。

你是光,也是鹽

  • 所以現在的家人你知道嗎?如果你是信主一段時間,你會知道這個人他叫Darlene Chick,他是一個世界級的敬拜主人。有一次他在他的發文上面他說什麼?

你人生中最大的影響力和生命的意義,有90%是在看不到的時候發生的。

  • 可能是在家裡,可能是在店裡,應該不一定是在居住。你會瞭解我的意思嗎?可能不是在教會裡,可能是在教會外。那是我們有最大的影響力跟生命的意義,很多時候是在看不到的時候。所以親愛的家人,我想要跟你分享。

你是光,也是鹽

  • 你知道,我們都知道撒旦,撒旦他的意思,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一個敵對者,against。那他本來的名字叫路西法,Lucifer,路西法的意思是明亮之心。
  • 所以你知道在以西結書的28章裡面他講到說,

以西結書28:17 你因為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

  • 我想要講的就是說,這個路西法他對自身的美麗智慧能力地位引以為傲,到一個地步是他想要像上帝那樣。於是激動了他裡面的那個嫉妒。成為了跟上帝敵對的,天使,墮落的天使,很多時候我們也因為滑著我們的臉書然後激動起我們那個嫉妒我們想要像別人那樣,我們開始陷入又自卑又驕傲的狀態裡面,因為我們想要只有光
  • 我覺得我不適合當鹽,鹽如果是鹽,鹽就不重要,人生的成就就是只能像光那樣來呈現,但是你要知道,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的成功,都是可能不是光那樣的呈現,而是像鹽一樣的去祝福這個世代,當比如說像劉牧師你看到他很多時候他是在這裡分享,那他對我來講生命當中很大的。

你是光,也是鹽

  • 這個意義,可能很多時候都不是講臺上的,是講臺下,他如何給我一些他人生的智慧,他怎麼鼓勵我,他怎麼激勵我,是在人後,他給我的鼓勵跟肯定那個是看不到的,但是那樣呈現的方式是鹽的方式,所以這樣的家人,神呼召我們,不只是光,不只是鹽,不只是光也是鹽,你的受造是有目的與用途的

光是為了照在黑暗裡,沒有人在大太陽底下開燈,鹽是為了放在食物裡,不是要放在罐子裡面。

  • 所以你知道嗎

當你活出你的受造的意義的時候你只有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就可以遠離一個忌妒跟焦慮的人生。

  •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想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你會不會想要遠離忌妒、遠離焦慮。如果你願意的話,就是開始去專注、去愛別人、去專注別人的需要,成為一個給予的人,活出你受造的意義。不見得要像光這樣來呈現,或者有些時候,是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你去祝福他們。你就會開始發現,你過得比較快樂。
  • Amen?好不好,像現在拍手歸榮要給我們的神。Hallelujah! Amen!我們從位子上面站立起來。在我們要唱回應詩歌之前,我想要告訴你,成為一個基督徒,我們在一個教會裡面,我們不是一個同溫層。我們是一群同路人。你來到這個地方,點了這個火把,
  • 我們會走在路上,會在一些可能沒有那麼亮的地方,可能味道沒有那麼好的地方,但是你會知道,你拿了火把,是為了去讓一些冷淡、冰冷有溫度。你悄悄地進到這一群人當中,是為了能夠讓他們美好的味道能夠被提出來。而當我們開始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快樂,會比較幸福。

AI總結

主題

講者強調基督徒應該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不僅僅在教會內自嗨,並引用多位牧師和作家的話來支持這一觀點。

要點

  1. 感謝劉牧師的介紹,回到彰化像回家。
  2. 播放影片展示彰化孩子們的成長。
  3. 引用《馬太福音》五章十三節,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4. 引用《約翰福音》8章12節,耶穌是世界的光。
  5. 基督徒應該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分享在臺北政道教會的經歷。
  6. 引用Christine Caine的話,在基督裡每個人都被呼召成為領袖。
  7. 批評法利賽人互相吹捧,基督徒應該在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8. 信仰不應該只是獨善其身,而是要影響他人。
  9. 提到領袖高峰會,目標是幫助別人恢復與神的關係。
  10. 過度關注自己會引發嫉妒,應該多關注別人的需要。

金句

  • "領導力不是保留給菁英的特質,每個人都有能影響他人的能力,需要去意識到慶祝活出他。"-- 廖文華牧師 《《別說你沒影響力》》
  • "你的生命是被造,是有一個目的在的。"
  • "你受造不是蒼蠅,你受造是鹽,是在一個快要腐敗的地方,可以防腐、保鮮、提味。"
  • "If you are in Christ, you are called to lead."-- Christine Caine
  • "Your goal is not to be right, your goal is to help someone to be right with God."
  • "只關注自己的結果,是灌溉嫉妒的野草。"
  •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可以把人最喜歡的,鮮美的那個味道提出來。"
  • "不要因著沒有被讚美,不要因著沒有被看見,不要因著沒有被鼓勵,就失了味。"
  • "你人生中最大的影響力和生命的意義,有90%是在看不到的時候發生的。"-- Darling Chick

章節和主題

  1. 開場致詞
    • 講者感謝劉牧師的介紹,並表示每次回到彰化都像回家一樣,對彰化靈糧堂充滿感恩。
    • 感謝劉牧師的介紹
    • 感謝每一位弟兄姊妹
    • 回到彰化像回家
  2. 影片播放
    • 講者播放了一段影片,展示北斗的孩子們的成長情況。
    • 播放影片展示孩子們的成長
  3. 你是光也是鹽
    • 講者分享了《馬太福音》五章十三節,強調每個人都有影響力,並引用廖文華牧師的書《別說你沒影響力》來說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袖。
    • 引用《馬太福音》五章十三節
    • 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 引用廖文華牧師的書《別說你沒影響力》
  4. 耶穌是光
    • 講者引用《約翰福音》8章12節,強調耶穌是世界的光,跟從耶穌的人不在黑暗裡走,並指出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目的。
    • 引用《約翰福音》8章12節
    • 耶穌是世界的光
    •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目的
  5. 基督徒的影響力
    • 講者強調基督徒應該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而不是僅僅在教會內自嗨,並分享了自己在臺北政道教會的經歷。基督徒應該像鹽一樣,有味道,有影響力,能防腐、調味、提味。
    • 基督徒應該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
    • 分享在臺北政道教會的經歷
    • 鹽若失了味,就無用,只能丟在外面被人踐踏。
    • 基督徒應該有味道,能讓人感受到不同。
    • 鹽的功能是防腐、調味、提味。
  6. 領袖的呼召
    • 講者引用Christine Caine的話,強調在基督裡每個人都被呼召成為領袖,並指出我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
    • 引用Christine Caine的話
    • 在基督裡每個人都被呼召成為領袖
    • 我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
  7. 互相受榮耀
    • 講者引用《約翰福音》五章四節,批評法利賽人互相吹捧,並指出基督徒應該在生活中發揮影響力,而不是僅僅在教會內自嗨。
    • 引用《約翰福音》五章四節
    • 批評法利賽人互相吹捧
    • 基督徒應該在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8. 信仰的影響力
    • 講者分享了一位弟兄的經歷,強調信仰不應該只是獨善其身,而是要影響他人。
    • 分享一位弟兄的經歷
    • 信仰不應該只是獨善其身
  9. 領袖高峰會
    • 講者提到領袖高峰會,強調我們的目標不是自己過得好,而是幫助別人恢復與神的關係。
    • 提到領袖高峰會
    •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別人恢復與神的關係
  10. 幸福學
    • 講者提到歐普拉和Arthur Brooks合著的書,介紹了Arthur Brooks在哈佛教授幸福學的內容。
    • 提到歐普拉和Arthur Brooks合著的書
    • 介紹Arthur Brooks在哈佛教授幸福學
  11. 不要過度關注自己
    • 過度關注自己會引發嫉妒,應該多關注別人的需要,為他人打造更好的世界。
    • 只關注自己的結果會灌溉嫉妒的野草。
    • 社群媒體容易讓人迷失,激發更多的嫉妒和比較。
    • 少關注自己,多關注別人,祝福別人,情緒會有轉換。
  12. 參與聚會的重要性
    • 參與聚會不僅僅是出席,更要投入,關注別人的需要,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快樂。
    • 只參加聚會而不關注別人的需要,容易活在嫉妒裡面。
    • 投入聚會,為他人禱告、預言、微笑和讚美,情緒會轉換。
    • 給予的人會比較快樂。
  13. 在關鍵位置發揮影響力
    • 基督徒不一定要在高位,但要在關鍵位置發揮影響力。
    • 神呼召我們不是求高位,而是在關鍵位置發揮影響力。
    • 沒有你就沒有那個味道、喜樂、信心、盼望和鼓勵。
    • 我們的天然人喜歡被稱讚和鼓勵,但不能只活在那裡面。
  14. 光與鹽的呈現方式
    • 光和鹽都有影響力,但呈現方式不同。鹽容易被忽略,但同樣重要。
    • 光和鹽的呈現方式不同,但都有影響力。
    • 鹽容易被忽略,但沒有鹽就少了一些味道。
    • 不要因為沒有被讚美、看見和鼓勵而失了味。
  15. 教會的增長與感受性
    • 教會的增長不僅取決於牧者的講道,更取決於會眾的感受性和互動。
    • 教會的增長取決於會眾的感受性,而不是牧者的講道。
    • 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應有的功用,祝福別人。
    • 你的生命對旁邊的人來說,應該是最好的講員。
  16. 信仰生活中的迷思
    • 信仰生活中不能只想做光,忽略做鹽的重要性。
    • 很多人會覺得沒有發光的機會,命定就不在這裡。
    • 如果只想做光,沒辦法做鹽,心態是危險的。
  17. 責任與參與
    • 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並付出,不論是否是領袖。
    • 不要只看重是否被看見或重視。
    • 教會是家,每個人都有責任。
    • 即使不是領袖,也要參與並付出。
  18. 影響力與生命意義
    • 最大的影響力和生命意義常常在看不到的時候發生。
    • Darling Chick 認為人生中90%的影響力和生命意義是在看不到的時候發生的。
    • 影響力不一定在教會內,也可能在教會外。
  19. 嫉妒與自卑
    • 嫉妒和自卑會讓人陷入困境,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受造意義。
    • 撒旦因為嫉妒而成為墮落的天使。
    • 滑臉書可能激起嫉妒心,讓人陷入自卑和驕傲的狀態。
  20. 光與鹽的意義
    • 光和鹽各有其用途,應該活出受造的意義。
    • 光是為了照在黑暗裡,鹽是為了放在食物裡。
    • 專注於自己的受造意義,可以遠離嫉妒和焦慮。
  21. 基督徒的角色
    • 基督徒應該在教會內外發揮影響力,讓周圍的人感受到溫暖和美好。
    • 基督徒不是同溫層,而是一群同路人。
    • 拿著火把是為了讓冷淡、冰冷的地方有溫度。

建議

  • 專注於自己的受造意義,遠離嫉妒和焦慮。

整理人總結

你是光,也是鹽,不要只想做光,還要在看不到的地方做鹽,而每個人也不要輕看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最關鍵的鹽,也因為你人生中最大的影響力和生命的意義,有90%是在看不到的時候發生的,你的受造是有目的與用途的。



同時收錄於走向天父專頁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