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是南宮搏數十本小說之一,南宮搏為近代有名的歷史小說家,與其他歷史小說不同,南宮搏習慣以女性為主角,並以之為據讓許多歷史人物貫穿其間,當然,他也有以男性為主角的作品,甚至有一個作品是寫孔子的,他的作品計有七十餘種,但是其名卻不如高陽等人,大概是因為兩性在之前並不被視作同等,所以大的作品也就不受重視了。
南宮搏的作品比較有名的有十年一覺揚州夢、韓信、玄武門、武則天、楊貴妃、潘金蓮、南宮搏、漢光武、嫦娥、洛神、太平天國、李清照的後半生、花蕊夫人、新路等,最近更把洛神拍成電視劇,我是沒看過,我看的是小說。
洛神的故事源自於后羿與宓妃的故事,由於嫦娥脾性不佳,所以后羿並不戀家,而后羿也因此長年在外,有一天他在河邊遇見了河伯的妻子宓妃,從此兩人便相戀了,當河伯告到玉帝那邊之後,由於河伯本身也是花心的,所以玉帝決定不懲罰后羿兩人,但是后羿與宓妃永遠無法回到天上,而嫦娥也因為后羿射下九個太陽也無法回到天界,所以嫦娥要求后羿取得長生不老之藥,並因為嫦娥在不正確的時間吃下了藥,因而遠去廣寒宮,后羿與宓妃就成為凡人過了一生,這便是后羿與宓妃悲淒的一生。
然而,千年之後,當曹植見到了甄洛之後,小名甄宓的甄洛便與曹植互許終身,但是由於各種因緣巧合,曹植一直沒有向曹操提出這段情,就這樣一拖再拖。
建安十四年,銅雀台落成,曹子建(曹植)認為時機成熟,他請益楊修等人的意見後,他決定請崔琰為其提親,但是崔琰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因為崔琰認為曹子建應該會繼承曹操的事業,所以將自己的姪女推給了曹植,卻建議將甄洛許給了曹丕(曹子桓)。
晴天霹靂打擊了曹植後,他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失去希望,然而當他知道甄洛也深為其苦,他的心情稍有好轉,然而畢竟是叔嫂的關係,曹植開始逃避大哥曹丕(其實曹丕是老二,只是老大很早就死了,所以大家視其為長子)的邀約,但是日復一日的煎熬終究還是難以承忍,曹植開始與甄洛私會,甚至與甄洛懷了一個孩子─曹叡,當曹丕滿懷興奮之時,卻從來也不知道這竟是自己的姪子。
後來,曹丕發現了姦情,卻又不好揭穿,兩兄弟開始反目成仇,爭奪著世子之位,建安二十一年,長久的爭奪結束了,五官中郎將打敗了臨淄侯,封為世子,兩兄弟反而此鬆了一口氣。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與曹操的一次深談中,曹植終於告訴曹操自己的遭遇,震撼再度打在曹操頭上,心疼自己兒子的心情湧上心頭,長久的婚姻不愉快浮上了檯面,曹操覺得自己無法再給曹植什麼了,曹操只能殺了崔琰與崔氏,盡到最後的人事,然而悲劇已經造成了,無法改變了,無法改變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了,曹丕取漢立魏,曹植留在臨淄未前往吊喪,藉此保護與麻痺自己。
黃初元年,就在曹操死後不久,曹丕開始質問弟弟的不到,臨淄侯到了京城,曹丕與曹植的對話中隱藏了忌妒與恨意,他忌妒皇后愛的是曹植,他恨曹植也愛皇后,他給了他的弟弟一個難題,他要子建在七步內成詩,子建的七步詩就這麼吟唱著:
漉鼓以為汁
箕在斧下燃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羞愧萬分的曹丕原諒了曹植,也不計較一切了,但是曹丕卻沒想到甄皇后並沒有原諒他,也從未改變對曹植的愛。
黃初二年,無法承受的痛壓著曹丕,無法自拔的曹丕終於決定毒死甄洛,毒死他也深愛的甄皇后。
黃初三年,曹丕封曹植為甄城王,但是甄城王卻以沒有任何生命重心,他的重心已經死了,不久後,曹丕召見曹植,他交給了曹植一個盒子,他要曹植自己回去再拆,當曹植回去後,他發現裡面裝著甄洛的金鏤金帶枕,他曾經與她共眠的金帶枕,子建終於無法拒絕自己,他告訴曹敬輝他要上北邙山祭看他宓姊的墳位,他一直沒有勇氣去的地方,北邙山上,曹植做了有名的感甄賦: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黃初,文帝丕年號。京師,洛陽也。洛川,洛水之川也,洛水出洛山。濟,度也。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魏志曰:黃初三年,立植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其年朝京師。又文紀曰:黃初三年,行幸許。又曰:四年三月,還雒陽宮。然京域謂雒陽,東蕃即鄄城。魏志及諸詩序並云四年朝,此云三年,誤。一云魏志三年不言植朝,蓋魏志略也。背伊闕,越轘轅。伊闕、轘轅,已見東都賦。經通谷,陵景山。華延洛陽記曰:城南五十里有大谷,舊名通谷。河南郡圖經曰:景山,緱氏縣南七里。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迺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蘅,杜蘅也。皋,澤也。嵩高山記曰:山上神芝。十洲記曰:鍾山仙家耕田種芝草。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迺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陽林,一作楊林,地名,生多楊,因名之。移,變也。情思消散,如有所悅。未察,猶未的審所觀殊異。毛詩曰:彼何人斯。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迺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邊讓章華臺賦曰:體迅輕鴻,榮曜春華。神女賦曰:婉若遊龍乘雲翔。翩翩然若鴻鴈之驚,婉婉然如遊龍之升。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朱穆鬱金賦曰:比光榮於秋菊,齊英茂於春松。髣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正歷曰:太陽,日也。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脩短合度。神女賦曰:襛不短,纖不長。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削成,已見魏都賦。登徒子好色賦曰:腰如束素。束素,約素,謂圓也。延頸秀項,皓質呈露。楚辭曰:小腰秀項若鮮卑。說文曰:項,頸也。司馬相如美人賦曰:皓質呈露。呈,見也。延、秀,皆長也。芳澤無加,鉛華弗御。楚辭曰:粉白黛黑施芳澤。鉛華,粉也。博物志曰:燒鉛成胡粉。張平子定情賦曰:思在面為鉛華兮,患離塵而無光。雲髻峨峨,脩眉聯娟。毛詩曰:鬒髮如雲。神女賦曰:眉聯娟以蛾揚。峨峨,高如雲也。脩,長曲而細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神女賦曰:眸子炯其精朗。離騷曰:靨輔奇牙宜笑嘕。王逸曰:美人頰有靨輔也。權,兩頰。睞,旁視也。瑰姿豔逸,儀靜體閑。神女賦曰:瑰姿瑋態。又曰:志解泰而體閑。儀靜,安靜也。體閑,謂膚體閑暇也。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柔,弱也。綽,寬也。神女賦曰:骨法多奇,應君之相。應圖,應畫圖也。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璀粲,衣聲。山海經曰:沃人之國爰有璿瑰瑤碧。郭璞曰:名玉也。又曰:和山其上多瑤碧。毛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毛萇曰:琚,佩玉名,音居。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司馬彪續漢書曰,太皇后花勝上為金鳳,以翡翠為毛羽,步搖貫白珠八。劉騊駼玄根賦曰:戴金翠,珥珠璣。劉熙釋名曰:皇后首飾曰副。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繁欽定情詩曰:何以消滯憂,足下雙遠遊。有此言,未詳其本。神女賦曰:動霧縠以徐步。綃,輕縠也。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芳藹,芳香晻藹也。楚辭曰:建雄虹之采旄。又曰:辛夷車兮結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爾雅曰:岸上曰滸。郭璞曰:上地也。毛詩曰:在河之滸。毛萇曰:滸,水也。漢書音義,應劭曰:瀨,水流沙上也。傅瓚曰:瀨,湍也。本草曰:黑芝一名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懽兮,託微波而通辭。毛詩曰:子無良媒。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要,屈也。佳人信脩整,習禮謂立德,明詩謂善言辭。古人指水為信,如有如白水之類也。珶,玉也,徒帝切。潛淵,謂所居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神仙傳曰:切仙一出遊於江濱,逢鄭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與之。交甫行數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爾雅曰:猶如麂,善登木。此獸性多疑慮,常居山中。忽聞有聲,則恐人來害之,每預上樹,久久無度復下,須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決者稱猶焉。一曰:隴西俗謂犬子,隨人行,每預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故言猶豫也。狐之為獸,其性多疑,每渡冰行且聽且渡。故疑者稱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說文曰:靜,審也。韓詩曰:靜,貞也。申,展也。子建自防持也。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傍徨。謝靈運山居賦注曰:河靈,河伯也,東阿所謂洛靈。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陰去陽來也。邊讓章華臺賦曰:縱輕軀以迅赴,若離鵠之失群。言如鶴鳥之立望。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椒塗、蘅薄,言芳香也。郁烈,香氣之甚。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迺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厲,急也。雜遝,眾貌。二妃已見上文。毛詩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注:漢上游女,無求思者。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史記曰:四星在危南。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阮瑀止慾賦曰:傷匏瓜之無偶,悲織女之獨勤。俱有此言。然無匹之義,未詳其始。揚輕褂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生塵。陵波而生塵,言神人異也。洛靈即神,而言若者,夫神萬靈之總稱,言若所以類彼,非謂此為非神也。淮南子曰:聖足行於水,無跡也;眾生行於霜,有跡也。說文曰:,足衣也。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神女賦曰:苞溫潤之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神女賦曰:吐芬芳其若蘭。華容婀娜,令我亡。張衡七辯曰:蝤齊之領,阿那宜顧。杜篤禊祝曰:懷李女使不飧。婀,烏可切。娜,奴可切。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王逸楚辭注曰:屏翳,雨師名。虞喜志林曰:韋昭云:屏翳,雷師。喜云雨師,然說屏翳者雖多,並無明據。曹植詰洛文曰:河伯典澤,屏翳司風。植既皆為風師,不可引他說以非之。川后,河伯也,已見上文。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馮夷、女媧,並已見上文。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騰,升也。文魚有翅能飛,故使警乘。警,戒也。楚辭曰:文魚兮上瀨。又曰:將騰駕兮皆逝。玉鸞已見上文。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春秋命歷序曰:有神人右耳蒼色大肩,駕六龍出輔,號曰神農。儼,矜莊貌。春秋命歷序曰:人皇乘雲車出谷口。博物志曰:漢武帝好道,西王母七月七日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來。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迴清陽。北海魚非洛川所有,然神仙之川亦有。爾雅曰:水中渚曰沚。孔安國尚書注曰:山脊曰岡。毛詩曰:領如蝤蠐。又曰:有美一人,清陽婉兮。動朱脣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盛年,謂少壯之時不能得當君王之意。此言微感甄后之情。楚辭曰: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予襟之浪浪。淚下貌。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良會,夫婦之道。鄉,猶方也。淮南子曰:禮豐不足以效愛。服虔通俗文曰:耳珠曰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太陰,眾神之所居。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漢書音義,孟康曰:宵,化也。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楚辭曰:思舊故而想像。傅毅七激曰:無物可樂,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溯,逆流向上也。綿綿,密意也。毛詩曰:耿耿不寐。又曰:正月繁霜。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從此感甄賦不斷傳抄,不以為意的曹丕也就聽之任之。
黃初七年,曹丕卒,太和六年,陳王曹植卒,追諡『思』,後人稱之為陳思王。
小說尾聲這麼寫著:
太和十二年,明帝曹叡問了甄妃的侍女幼蟬,這時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竟是自己命之四處遷襲而鬱鬱寡終的叔父,他再次將感甄拿出來看,並題為『洛神賦』。『洛水女神,洛神─』,曹叡看著窗外的天空,重重地說出來:『但願他們在天上團圓!』
※ 漢書音義,如淳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
重新審看這一篇不算長的作品,總覺得似乎已經過看千年,也許這是一篇稗官野史,但是不失為一部成功結合歷史與情愛的故事,看盡不為人道的不幸後,卻是不盡唏噓的感嘆與無奈,洛神之事,后羿之事,甄宓之事,曹植之事,令人不禁淚珠旋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