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樂章】
【第九章】
【紅色警戒】
世界上第一個病毒是巴基斯坦出產的大腦病毒,當大腦病毒出現後,一種邪惡的黑色文化開始籠罩住資訊世界,接二連三出現的病毒讓許多人發現電腦資料處在極不安全的狀態下,而許多病毒只是惡作劇性質,並不會對於電腦產生什麼影響,而最初的大腦病毒也只是作者希望知道他的軟體能夠傳遞多遠才寫出來的,但是當具有毀滅性的病毒一一出現時,大家開始風聲鶴唳,近年來最出名的CIH病毒便是一例,不過這邊要更正一些可能的誤會,應該是誤會吧,CIH是小我一屆的學弟,CIH是他名字的縮寫,而原始的CIH病毒發作日一般被認為是紀念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其實應該不是這樣,因為根據通訊錄,那天是他的生日。
由於病毒肆虐,近年來防毒軟體大賣,也相對地被大量盜用,不過對於防毒軟體公司而言還是獲利者多,比較有名的防毒軟體廠家大概就是國內的趨勢與國外的賽門鐵克了,不過一般比較受到喜愛的是賽門鐵克(Symantec)的AntiVirus,幾乎每個人都有裝,只不過很多都是盜版的,這是現實,我這邊不去探究解決辦法,而病毒在防毒軟體的有效防堵下,確實大大提高了電腦資料的安全性,不過各種不同類型的病毒仍是防不勝防,從最早DOS時代的開機型與檔案型病毒,一直到後來的巨集病毒與利用各種作業系統漏洞的病毒一一出現,都曾造成重大的影響,尤其以去年出現的CodeRed以及其主要變形Nimda病毒最具代表性,這兩隻病毒與其變形都足以癱瘓掉整個網際網路的效能,堪與CIH並稱為劃時代的病毒技術,而病毒不只變形,還有一些人泯滅良心地發展出病毒製造機,讓不懂相關技術的人也可以製造出屬於他的病毒,實是不可饒恕。
而除了病毒以外,許多人對於網路交流的安全性也十分質疑,其實這些質疑並不全然需要,目前一些重要的線上交易機制都已經加入加密機制,而一些簡單的加密機制已經足夠維護網路安全了,因為網路加密的一些基本演算法雖然是解得開的,不過一搬來說一組小密碼必須用千百萬年的時間來解開,幾年前曾有一項全球性測試在測試RSA技術的安全性便是的實例,他利用全世界有興趣加入的所有電腦一起幫忙破解一組密碼,參與破解的電腦將近千萬台,卻也花了三個月才破解,所以若是單靠一台小電腦,或靠幾十台電腦來破你的密碼是今生無望的,不過電腦速度的增快也許讓人有一種不安,不過有一項加密技術的特性就是只要密碼加長一碼便會增加破解困難度幾千、幾百倍,所以用長一點的密碼以及經常改密碼是保護資訊安全的好方法。
但是,並非所有網路的通訊方式都是安全的,仍有許多常用的通訊協定並沒有適當的安全性,所以在網路的使用上仍要小心,如我之前所言,密碼設長一點或者經常改密碼才是保持資訊安全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