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樂章】

【第三章】

【虛擬世界】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稱之為人際網路,而電腦與電腦之間的交往則被稱之為網際網路,其實Internet這個字並非一開始就想用在網際網路上,當美國國防部研發出ARPANET有成後,APRANET開始與美國的幾所大專院校進行連線,而最後,整個網路行成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這一個大的網路,並稱之為Internet,這個網路發展至今成為一個跨越全世界的全球性網路,也就是網際網路,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發展會想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網路結構風行世界,其實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利,人與人的許多溝通不再需要靠一般書信往來或者昂貴的電話線路,所以網路的風行勢在必行,而結果也是早已成形。

說到網路的風行要提到人類所謂的需求,其實網路吸引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其無窮無盡的資源網路,人們不再需要到圖書館或者去請教三人行中的我師,只要輕輕一按就能透過日漸擴張的網際網路找到許多答案,也因為這樣,許多人會再找不到資源的時候大喊著網路的不確定性,然而網路的資源並非無窮無盡的,必須有付出才有得到,你必須將自己視為這個無窮網路的資訊提供者之一,才能健全整個網路,並讓網路的其他資源也能送到你手中,許多人以為網路資源只是空穴來風,憑空就出現在我們眼前,所以當他有什麼疑問就會到處問人如何去找,殊不知這些東西必須架構於自己的付出。

此外,網路的蓬勃衍伸出一些不好的現象,就是著作權的不被重視,許多人以為網路資源是可以任意取用,也可以再取用後任意分享,殊不知取用與分享必須架構於原擁有人的同意與知悉,任意取用都會造成違法行為,也因為著作權的觀念缺乏,許多人在網路上取得的許多違法資源都被當成天經地義,所以當有人問我什麼軟體怎麼抓,我都會先要他建立一個觀念就是軟體有其版權,並非說抓就抓,所以軟體的取得必須分清楚其軟體特性,網路上的軟體主要有以下幾類:

    • 商業軟體:這是要花錢買才能用的,甚至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網路上。
    • 共享軟體( Shareware):這是可以在有限期現或有限功能裡試用的,超出試用範圍都是要付錢才能使用的。
    • 公共軟體(Freeware):這一類軟體是可以任意使用,並可以在作者許可下任意散播。
    • 開放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這是一種軟體新觀念,稱之為開放原始碼,也就是說可以將軟體任意使用、散播,並可以在某程度的修改原始碼後拿來當成自己的商業軟體,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會將原始碼修改好後繼續開放而不營利。
    • 卡片軟體(Cardware):寄個卡片給作者便可自由使用。
    • 廣告軟體(Adware):在軟體中會含有一些廣告,在使用者願意接受這些廣告的情況下可以自由使用。

所以,分清楚你抓到的軟體種類才能避免觸法。而若是你只是要到網路上下載各種不用花錢的軟體,那很明顯地是會觸法的,不過,近年來的地下文化我到是認為是台灣軟體業蓬勃發展的一項助力,不過我再重複一次,就是我不鼓勵這種文化。

網路上可以取得許多不同資訊,但許多人並不太了解一般常用的網路功能有哪些,這邊就大致介紹一下:

    • 全球資訊網(WWW:World Wide Web):透過HTTP協定,任何人可以用瀏覽器(IE或Netscape)輸入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ion)以連線到許多網頁,也是許多資源的來源,而 WWW可以找到的東西卻不只是網頁,也可以用特殊的 URL表示法取用後面說到的許多資源。
    • 電子佈告欄系統(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這也是許多人取得資源的途徑,大家可以在各個討論區中交換意見,不過發展到後來會出現許多廣告信件甚至違法的私人交易,這些都是網路發展的一些負面影響。而討論區、佈告欄系統一直到後來也有許多轉到網頁上,這可以弭補一些人不會用TELNET的缺憾。
    • 聊天室(Chatting Room ):聊天室最早是出現在UNIX系統上,是以talk指令讓同一台伺服器上的兩個帳號交談聊天,後來漸漸地被移植到電子佈告欄系統上,讓大家可以在聊天室中及時聊天,而近來的許多聊天室則是轉移到網頁上,這邊可以看到,許多服務都轉到了網頁表現的方式,可見網頁表現的方式是大勢所趨。
    • 新聞群組(News):許多佈告欄上的文章是全國甚至全球轉信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有一些彼此互通的伺服器來負責同步問題,News便由此孕育而生,當然,網頁的發展也讓許多News的表現改以網頁方式表現,不過這些儲存新聞的伺服器仍然在背後持續運作。
    • 電子郵件(E-Mail):電子郵件的問世讓傳統的郵件系統漸漸失去作用,我們再也不必用傳統的郵件系統來傳遞訊息,只要輕輕一按,遠在天涯彼端的好友就能很快地收到我們的信件。甚至有些機構是以此方式當成公文傳遞的途徑。
    • 即時訊息(IM:Instant Message):目前十分流行的ICQ、MSN Messanger以及AOL Instant Messanger 等都屬於此一範疇,我們不需要登入或前往任何網站就可以即時以文字模式,甚至語音模式進行資訊傳遞,而與因的傳遞在H.323以及SIP的快速發展下,已經漸漸能以穩定的品質進行通話,甚至再足夠頻寬的寬頻網路上還可以凌駕一般電話線路的品質。
    • 檔案傳輸協定(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這是地下盜版文化的主要連接依據,許多檔案在這樣的一個協定下可以十分快速地傳遞與交流,而用在正途上,則是管理你電腦上檔案的好方法,可以在任何時刻由遠端取得你的資料,當然,請先確定資料是不違法的。
    • 點對點傳輸(P2P:Point to Point):由於不是每個人都會架FTP Server,所以點對點傳輸軟體便出現了,大家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執行軟體,並開放你要分享的東西便可以輕易地與網路上的其他人分享軟體、圖片以至於MP3 ,不過背後的版權問題一直都是爭議的所在,比較有名的軟體有Kuro、EzPeer、Nepster以及eDonkey等等。
    • 遠端遙控:從pcAnywhere到免費的VNC以至Microsoft的Terminal Service都是十分有名的遠端遙控軟體架構,我們不再需要坐在電腦前面才能控制它,只要先安裝好端遙控軟體,便可以在任何地方回到自己的電腦上進行控制。
    • 其他服務:有許多其他的網路服務正在研發與制定之中,以網路的無限延伸性,將來必將有更多好用的網路服務出現。

介紹了這麼多網路服務後,大家應該對於網路能夠提供的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不過在這些服務背後隱藏著許多版權問題需要大家去注意,而除了版權問題之外,還有最重要的禮儀問題,關於禮儀問題就留待後面的章節再來交代了。

凡塵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二日 夜十一時二十分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