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光】

【第九章】

【他鄉望月】

近年來,由美國的月亮比較圓一直到哈日哈韓的許多行為都再再證明外國文化是有其可取之處,但在另一方面,以自身文化為傲的另一派人也開始對於這些東西加以反對,甚有人提出日本當年侵華的事實進行仇日行動,哪邊是錯,我想見仁見智,在許多情況下,是否應該深思其所以有吸引國人之處….

今天是元宵節,算是過年的最後一天,也是今年的第一輪滿月,當我們望著這一方明月是不是覺得他圓,還是覺得不圓,一直有一句話: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句話正不正確其實也很難說,以現實觀點來說,我們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的,但在心理層面上,一種羨慕他人的心理作祟讓人覺得外國比較圓,但為什麼呢?或許很少人願意去想、去思考,為什麼美國能成為世界之首,而二次戰後的戰敗國能成為工業強國,而一直為舊中國世界藩屬的韓國能成為亞洲四小龍,這些正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

首先談到美國,在我前面的文章提到過,美國是一個利益之邦,一切以美國自己的利益為先,導致這種想法的原因在於美國人是從英國渡海而來的西方人,在許多英國人眼中,美國只是個小小的新殖民國,不具有什麼重要性,不過也因為這樣,美國人養成了一種自我獨立的優越感,在華盛頓發表獨立宣言後,他人充分地感受到他們這一群懸在海外的化外之民只有告自己才能生存,再加上南北戰爭的經驗讓他們發現,境內戰爭對於自己絕對沒有好處,所以他們利用這種海外天塹的優勢將此後的大部分戰爭解決在海外,也因為這樣,不管世界經歷了幾次世界大戰,美國都能立刻地從戰後混亂中復甦,所以戰爭所帶來的民生凋敝竟然沒有在美國發生,所以時代的進展一直能由美國來主導,歷久而不衰,這正是美國能引領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此,許多人都會羨慕他們的成就,成就了一種不算不正常的崇洋媚外。

接下來提到日本這個二次大戰的戰敗國,從日本人固有的文化以及畫在國旗上的那個大太陽就能輕易地了解日本人的企圖心,日本仁一直希望自己能讓國家成為日不落國,所以當中國陷入國共之爭時,便毅然決然地決定在東北培植偽滿洲國,進而成立大東亞共榮圈,然而在戰敗的陰影下,這些想法卻沒有跟著隱沒,既然不能在軍事方面爭霸世界,那就要在其他方面努力,靠著日本人根性使然的一種強固耐力,日本開始在經濟、體育、技藝等方面開始出頭,憑著一股自古以來不滅的信心與毅力讓他們的自我表現發揮地淋漓盡致,不過,在這種精神層面以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讓他們能夠發揮比其他國家更強的進步力,就是他們尊重專業的共識,這種文化特質讓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能願意付出許多倍的心力來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而這一向特質正是台灣社會十分缺乏的動力,在台灣以金錢為專業導向,其他的百業千行不管如何經營都不會能為家喻戶曉的專業,這是我們十分需要借鏡的地方。

至於韓國,這個小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附庸國,也因為這樣,他們充分吸收了中華文化,也造就了一個與中國傳統息息相關的國邦,不過也因為長久的附庸身分讓他們有比較強的適應力,能夠遵照政府的指示將中小企業合併成國營企業,讓行業的成就發揮到極限,而台灣目前正是往著相反的方向前進,不過不管哪一個方向都有好有壞,不過韓國最能為我們所借鏡的是政府效能的強力發揮讓社會進步能夠隨著一定的步調前進,反而是台灣的政府約束力一年一年地消減許多,讓政府的效能一步步地進入谷底。

其實說這麼多只是要強調『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重要性,台灣人追求其他國家的某些事物時,不要只是盲求,要從其中體會出一些真正需要去學習的地方,並在比較之後發掘出我們自己生活的這塊小島上的一些美好,總之,在我的觀點,外國的許許多多都可以作為借鏡,不要去羨求那些我們還沒做到的事物,而是要去了解為何他們可以,我們不行,然後自我加強讓我們也可以,卻也不要一昧地拒絕接受外方文化,那些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面明鏡。

凡塵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晚十一時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