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樂章】

【第一章】

【萬物初始】

在科技的進步下,許多需求應運而生,然而大部分的需求都直接地要求到一樣東西,也就是『計算』,若能有快速的計算能力,那許多的需求都可以很快地達成,而速度越快精密度也會相對地提高,所以人們發明了一樣十分重要的東西─『計算機』。

最早的一步計算機需要一個大房間才放得下,而且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工作,沒有進一步的功能,所以在需求使然下,人們開始以計算機為基礎進行改良,讓計算機能夠操作一些簡單的機械動作,並在大小的問題上加以設計,終於演變到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電腦,不過大家可能只是知道電腦大部上的功能,對其起源以及歷史並不熟悉,不過這些要說明的話可能也要十分龐多的語言描述,所以對於歷史的敘述,我就不多著力,主要是大概說明一下電腦在現代生活以及未來生活所扮演的角色。

基於方便與快速的特性,人們將許多生活處理運用到電腦上,其中最廣被使用的一項功能便是文書處理,過去的文書處理大多是用筆或者打字機來達成,不過當電腦漸漸流行後,人們開始以電腦進行一些以前要花很多心力才做得好的工作,而且電腦讓這些工作便得十分快速而方便,再加上美觀等特性,現代電腦經常被用來當成一種進階的文書處理器。

即使如此,在許多人接觸到電腦之後,一傳十,十傳百,文書處理不再是唯一的功能,尤其是當電腦遊戲風行之後,許多人以電腦遊戲為入門途徑,然而,許多人自此將電腦當成一種遊戲機,很多附加功能都部被重視──直到網路出現了。

網路是推動資訊工業的最大功臣,網路的多樣化讓人們終於開始對電腦產生真正的興趣,也因為如此,網路帶動了整個資訊產業的進步與發展,而科技的發展是無邊無際的,網路的發展讓人們將電腦的定型決定了出來,不過,電腦事實上不只是這樣。

許多優秀的資訊工程理論家都出身於數學界,或者說他本身的數學本就十分好,讓他們能夠很清晰地了解電腦能夠辦到的事情,曾經有人證明出『電腦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而且這個證明是在幾十年前證明出來的,但為什麼電腦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工作尚且辦不到,主要的原因是『電腦必須由人腦來設計,而且電腦達成某一件事所需花費的時間是以指數函數來表示』。

這個意思是說,人腦必須告訴電腦要如何去完成某一件事情,而如何完成的過程就叫做『演算法(Allgorithm)』,關於演算法的問題是一門十分高深的學問,例如語音辨識,我們如何去辨別我們聽到的聲音是一還是二,是A還是B,也許我們覺得理所當然,但是事實上我們人體在辨別這件事上面已經進行了許多次的判斷,所以才會知道我們聽到了什麼,但是我們的腦子到底做過什麼工作,我們還不完全知道,所以我們只能用比較近似的方法辨別,也因此有其錯誤率。

另外,關於運算時間的問題,所謂的指數函數就是以次方來表示時間,若有一件工作被證明了要用2的N次方時間來完成,那當N越大,所花的時間就會越形龐大,所以有許多工作是我們辦得到的,但是不見得可以在有生之年完成,例如破解密碼,他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所有的數字以及文字組合都試一次,那任何人的密碼都可以被破解,但很幸運的是,這些組合十分的大,可能你窮一生之力只能破解一個人的密碼,而這個人在你破解的前一刻換了一個密碼。

其實,目前所之最精密的電腦便是人體,人體內部的運算有十分精密的機制都還正在研究之中,相信只要能多了解一點人體的思維方式就能對於電腦的功能做進一步的改進,但科技的發展並不是那麼快速,人的研究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也是未來的研究目的。

在下一章節─『何以學理』將介紹一些正確的電腦學習方法,由於資訊教育的不成熟,許多人都沒有正確的概念,導致學了半天,什麼都不會。

凡塵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晚上十時十分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