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光】
【第八章】
【神聖之都】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城,猶太、基督與回教的爭端在這座城市中不停爭吵,千百年來,不管是十字軍東征或者是中東的亂局征伐,都造成宗教上的人命犧牲,在狹隘的一神論中,彼此攻訐,中東的回教國家與歐美的天主、基督教國家積怨已久,2001年9月11日,疑似由回教恐怖組織疑似策劃的恐怖行動中,以大型客機直接攻擊美國紐約雙子星大廈與國防部五角大廈,造成美國人民數以萬計的死傷,美國總統布希宣佈將與回教恐怖組織的賓拉登展開一場千百年來一直在進行當中的聖戰….
數千年前,生長於埃及王室的猶太人摩西感嘆猶太人(希伯來人)的飽受欺凌,他決定帶領猶太人尋找另一個住所,在穿過紅海並經過西奈山後,他對後找到了耶路撒冷,從此耶路撒冷便成了猶太教的聖地。
西元元年的前一年12月25日,在猶太先知的引導下,他們找到了剛出生的神之子─耶穌,而出生地便是耶路撒冷,從此耶路撒冷也成為了基督教與天主教的聖地。
西元七世紀,與猶太人同屬閃米特人的另一支部族中出現了另一個商人,這個商人遊遍了中東地區,他發現了信奉一神教的好處,他開始試著去創出一個宗教,他要求教徒(穆斯林)信仰阿拉,並將耶路撒冷視為回教聖地。
在這麼一個三教聖地上,一直不斷地上演,七世紀起,穆斯林們佔領了耶路撒冷,不過,他們雖然允許基督教與天主教徒前往朝聖,但是基督教與天主教將之視為恥辱,所以天主教與基督教很難得地開始合作計劃奪回耶路撒冷,這就是史稱的第一次與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在這一場戰爭中,此了成千上萬的兩方信徒,也是有史以來最大一次因為耶路撒冷而引起的宗教戰爭。
從此以後,耶路撒冷成為宗教界的必爭之地,不過二次大戰後,在美國為首的斡旋下,猶太人回到了遭到亞歷山大奪走的故都─耶路撒冷成立以色列國,這項決定讓已經在耶路撒冷居住一段時間的巴勒斯坦人失去原有的土地,從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回教徒與猶太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從此成為世仇,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幾十年相處時間中,兩方各有死傷,而這種仇恨在2001年09月11日,在紐約世貿大樓上爆發。
造成這種自殺式攻擊的原因除了仇恨以外,還導因於回教教義的問題,基督教與天主教強調人生在世必須多行善事,必須懺悔,此後才成上天堂,但回教的教義就簡單多了,只要教徒在死的時候是為了真主阿拉而死,不管你生前是好是壞,都能得到真主的擁抱,所以自殺行為在回教世界中被視為英雄,並對此樂此不疲,這樣導致了美國與回教世界更深仇恨的無窮循環。
其實,不只是回教與其他宗教的爭執,在一神教的世界中,常常會為了唯一的真神是誰而大打出手,此基督教與天主教為例,在羅馬帝國時代,人們為了真神是耶穌還是耶和華讓羅馬帝國內部開始分裂,最後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而兩種真神的信仰之分,至今仍讓耶穌倡導的教義分為兩支。
至於中國的宗教就比較有包容之力,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都在神的系統上創造出類似人間的階級之分,所有神都可以拜,甚至是人死後也可以奉之為神,例如關公與媽祖,所以當基督教打進明、清兩朝後,皇朝並未有所禁制,不過,當朝廷發現這種一神教的排外性後,便開始有所限制,不過仍然沒有所謂的屠殺行為。
至於在相鄰的大和王國則是有比較激烈的取締,幕府末年的島原之亂便是典型的宗教屠殺,在寬永10年頒布鎖國令後,幕府政府於寬永14年將所有島原地區的天主教徒一一屠殺,而鎖國是直到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到來才結束,至於宗教信仰則是到了明治時代才開始重新開放。
當你問我信不信教,我的觀點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尊重各種不同的宗教教義,有信有不信,在科學證據未能充分證明其真實之前,我不會全信,而在科學證明其非之前,我也不會全不信,我並無法完全去體會那種狂熱,不過我相信世界和平才能宗教應該尋求的目標,而彼此的爭論也必須在君子之禮下以唇槍舌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