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我們至今仍無法完全理解的一個世界,事實上,我們的世界也只是這個世界的一部份,天空中的數億、兆顆星星都可能是一個我們未知的太陽,其中包含的行星會不會有另一個地球,誰也不知道,而且短時間內人類也不會知道,說到這邊,還未進入這篇文章的正題,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探討星座學的對與錯,說到星座學,不如說是一種用心座來衡量的統計學,血型、生日也都是以統計學的觀點來推論一些可能在同一類型的特徵中的不同特性,藉以推斷某個也許是陌生人所會有的個性等等,而星座學事實上在我的觀點中視最不可信的一種統計學。

說到星座,天空有八十八個為人熟知的星座,這些星座是在希臘時代奠定下來的基礎,然而八十八個星座的確立是後來的人繪製星圖所流傳下來的,目前的八十八星做法大約奠定在西元十五、六世紀的天文學上,不過每一個星座只是在肉眼中有幾看似相近的星群,事實上,這只是一種2D呈現,當你用3D的思維去看這些東西,會發現這些星星根本不是相靠近的星星,而其3D呈現出來的形狀也不是我們曾經所知道的樣子,而且目前若看到的星光是在幾萬年前,甚至幾億年前所發出的,所要告知的意義也是幾億萬年前就已經決定的,或許由另一個解釋角度,光的到達是一種觸發,那這些觸發如何決定是影響誰?這或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統計依據,而目前所用的依據,也就是星座,事實上則是一種看似可信的荒誕不羈,在天文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歲差』,他的意義是,由於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軌跡叫做『黃道』,而地球與黃道維持著一個23.4度的角度,而根據艾薩克‧牛頓所指出的,由於月球引力、赤道突出以及其他的許多原因,地球的南北極自轉軸會與黃道成23.4度並如同陀螺一般地使自轉軸並非向著同一方向而是不斷地讓自轉軸呈現一個如同陀螺的旋轉,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星空並不一定會相同,而每轉完一個小圓,需要二萬六千年,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星空會以二萬六千年的週期循環,並且年年都會有變差,而歲差會使春分點與秋分點炎黃道慢慢向西運動,並以每年50.3秒角或者說是每過71.6年會移動一度。

這邊先介紹一下春分點,由於地球以黃道繞著太陽,所以可以看成說太陽繞著我們所看到的黃道前進,春分點就是太陽在春分當日日出之時所在的點,一年中有四個重要時間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秋分日就是白天與夜晚一樣長那一天,當春分那一天日出,你在太陽的方向所看到的那一個星座範圍(假設黃道時二宮把黃道等分成十二部分)就是黃道第一宮,而你所屬的星座就是你出生當年日出時太陽所在的宮位,但由於有歲差的問題,所以目前的黃道第一宮正在雙魚座,正要進入水瓶座,所以正確的星座算法,每個人要往前推一個星座,過幾年就要往前推兩個星座,且星座的區分必須以太陽出現時位於哪一宮決定,這個法則是不變的,目前的星座大約是四至五千年前所看到的,所以在每二千一百年前進一個宮的速度下,水瓶座成為黃道第一宮的時間,應該再這幾百年之中,而且黃道十二星座由於宇宙正在膨脹之中(比較多人贊同),所以星座的樣子已經與之前不太一樣,是否要重新定義,實在有其必要,因為形狀已經有一點小差異了,甚至星座中的星星有些已經在這幾千年內死亡不再存在(正確的說是在幾億萬年前發出光芒的這些光死亡後反映在幾千年後地球的所見),甚或有新恆星出現,所以星座的樣子與四五千年前並不相同。

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完全推翻星象學的意義,在某種層面上,這是個參考值,可以供大家作為參考,但卻不可盡信之,千萬記得,運早由天定,命則是由我一手操定。

凡塵 90.8.12. 23:00 台北南港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